来源: 智引科技
时间: 2020-02-25
阅读: 2377
所谓“大国工匠”,往往隐匿于日常生活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之上。从一条毛巾、一块肥皂、甚至一颗螺丝钉上,都能窥见制造者的匠心之道。2019年11月2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通过了公牛集团的上市申请,公牛集团在上交所正式上市。公牛的成功绝非偶然,公牛集团成为墙开老大,确实不在意料之外,且让人不得不服气!
“专注、极致、口碑、持久”,这八个字是公牛集团创立之初就坚持的匠心秘诀,在公牛集团进军墙开行业之后,这八字秘诀依然成为公司前行的基础。可以说,无论是对消费需求的专注、还是对工匠精神的专注,公牛都是国内企业学习的榜样。
机会永远都是把握住有准备人的手中。据悉,公牛内部对高效生产智造的不断打磨历经数载,一直演进、从未停息。模具从第一代、第二代,一直到现在的第五代高效模具,使得生产周期和产品品质有了质的飞跃。而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早在2017年,公牛集团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为了应对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大幅增加,在多番考察和调研之后,选择了专注注塑信息化的上海智引注塑大师MES产品,联网400台注塑机,打造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注塑智能智造生产车间。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了保持企业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2019年,在双方精诚合作的基础上,公牛集团与上海智引再度合作。全集团注塑机联网数量近千台,在为公牛新车间继续扩大MES系统管理规模的同时,也针对生产过程中暴露的管理难点和痛点以信息化方式逐个击破。
在项目Ⅰ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MES系统管理范围,深化细节功能,在模具管理、设备管理、工艺管理等方面深耕细作,新增新模试模入库流程、备件库存管理、工艺在线审核流程等,使公牛在信息化管理上进一步升级。
信息化贯通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信息化手段的成熟, MES在生产过程管控上是不可或缺的。打通底层设备到上层管理系统的数据通路、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对设备工装的信息化管理、生产资料台账管理、设备模具的维修保养等等,都是MES对生产管理的极大助力。
设备联网覆盖
项目已联网设备近千台,在此基础上,系统实现生产计数、工艺采集、设备状态监控等实用功能,帮助管理人员实时查看设备状态、生产进度,自动生成设备运行报表、生产报表等。
项目实施后的注塑车间,平均一位工艺员能管理操作2~3条线共计20至30台设备,生产人机比大大降低,随着设备管理、模具管理模块使用逐渐熟练,设备维修人员、模具管理、维修人员成本也随之下降。
提高物料周转效率
项目在设备联网的基础上,实现了物料状态监控,实时检测设备是否缺料。同时,完工订单提醒检验、入库、报工等一系列流程,可以用多种方式提醒和告警,从而减少呆滞料,解放生产区间,提高物料周转效率。
生产过程透明可视化
项目实施后,管理人员随时可以查看工单生产进度、机台运转状态、订单达成率等等一系列数据。内容丰富的看板和报表为管理人员了解现场生产状态提供了准确的实时信息。
异常快速响应
建立在微信、短信、广播等多方式上的消息传达机制,使生产异常能够及时准确传达给需要知道的人,无论是设备故障或者工艺异常还是物料缺料,异常发生后,系统都能够将异常信息及时推送给对应的人,以便快速恢复生产,从而减少故障导致生产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从智能信息化的生产出发到品控、设计、渠道、营销的各个环节合力,让消费者切身感受企业变化,用现代化、信息化化、智能化的方式赋予“公牛”品牌新的内涵。公牛集团正是用不断进取的决心和实践,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实力!